《涉案 3.3 亿!非法搭建支付平台背后的黑色产业链与法律警示》

《陕西白河案件深度剖析,揭示非法支付结算的危害与教训》

2024-12-25 16:17
1

涉案 3.3 亿!非法搭建支付平台背后的黑色产业链与法律警示

computer-593314_1920.jpg


在金融支付领域,每一笔交易都应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进行,然而,总有一些人妄图通过非法手段谋取暴利,扰乱金融秩序。近日,陕西省白河县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为我们揭开了非法搭建支付平台这一黑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涉案金额高达 3.3 亿,引发了网络的广泛关注。

一、案件全貌:精心搭建的非法 “支付帝国”


2021 年 8 月,被告人李某某在利益的驱使下,通过网络购买、租用操作系统,精心打造了一个名为 “小白支付” 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不是为正常商业活动服务,而是专为网络赌博、开设赌场等非法网站及人员提供资金清洗、流转等一系列闭环式支付结算功能。李某某与袁某某共同经营管理该平台,还雇佣人员充当平台客服,利用 TG 聊天软件,巧妙地将上游商户角色(赌博网站代理或控制人)与下游码商角色(为赌博人员提供充值码,将指定资金转入商户指定的银行卡)串联起来。他们通过与商户约定资金流水量及费率,并按比例向码商分配费率,从中赚取差价获利。

尝到甜头后,李某某在 2022 年 3 月又搭建了 “白月支付” 平台。不仅如此,“小白支付” 与 “白月支付” 平台还对接了 “未来支付” 平台,通过跑量进一步扩大获利空间。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 9 月期间,李某某大力发展码商团伙,让码商团伙继续发展下级码商,形成了一条层层获利的黑色链条。

从 2021 年 8 月搭建平台开始,李某某的非法经营数额达到了惊人的 3.3 亿余元,从中获利 233 万余元。除此之外,自 2019 年 10 月起,李某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使用银行卡帮助支付结算 1904 万余元,又获利 8 万余元。

二、法律裁决: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白河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李某某的行为严重触犯了法律红线。他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利用 “小白支付”“白月支付” 等非法平台,通过网络端口链接,非法搭建资金通道,为网络赌博等非法网站提供支付结算,这一行为严重侵犯了国家在金融领域确立的资金支付结算特许专营制度,构成非法经营罪。同时,李某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提供支付结算帮助行为,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最终,白河法院依法数罪并罚,判处李某某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并处罚金 250 万元,同时追缴其违法所得 233 万余元。

三、法官警示:严守法律底线,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白河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熊英俊指出,资金支付结算业务从参与主体、从业资质到经营范围、业务流程等,都受到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必须主动接受金融主管部门监管。未经许可或超越许可范围,擅自从事或变相从事该业务,不仅破坏了国家金融管理秩序,还可能触犯刑法。

在这起案件中,李某某搭建的非法支付平台,为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资金流转的便利,严重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其行为数额达到了非法经营罪的标准,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

在网络犯罪日益猖獗的当下,犯罪分子为逃避监管,常建立非法支付平台,而码商通过跑分平台协助赌客等实现资金转移。这种行为不仅危害社会稳定,也损害了公众的财产安全。法官提醒,凡是通过网上刷单、跑分、扫码支付、走流水、发展下线等方式获利的行为,往往都与网上诈骗、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紧密相关。公众要时刻保持警惕,天上不会掉馅饼,守好自己的钱袋子,既要防止上当受骗,更不能成为犯罪的帮凶。

这起案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互联网时代,金融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应增强法律意识,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秩序,让非法支付平台等黑色产业链无所遁形。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