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卡收单市场加速洗牌的当下,尽管监管日益趋严趋深,POS 机营销领域却依旧乱象丛生。从冒充银行客服诱导办理 POS 机,到以升级会员等名义设置消费陷阱,消费者屡屡中招,而支付机构与代理商之间责任的界定也成为焦点问题。
家住湖南的李耀,本想办理大额信用卡,却不想陷入了精心设计的 POS 机推销骗局。起初,自称华夏银行客服的人员来电,以 “商户下卡” 额度高、通过率高为诱饵,吸引李耀申请。在所谓的 “内部大额申请通道” 获得 5 万元预审额度后,“客服” 告知需配备一台 POS 机用于 “商户补资质” 担保办卡,还承诺无开机费、年费、押金,费率仅 0.45%。
为激活信用卡,李耀按要求在收到 “会员宝” POS 机后,绑定身份及储蓄卡信息,刷满 1000 元流水。然而,激活过程中又出现刷 468 元 “权益费” 可退还的情况,却迟迟未到账。当李耀询问信用卡进度时,不仅被 “客服” 以各种理由拖延,最终还惨遭拉黑。经与华夏银行官方客服核实,并无其信用卡申请记录。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指出,此类行为不仅虚假宣传,损害银行形象,导致消费者受损,还涉及强制交易,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与公平交易权,同时在 POS 机办理过程中存在未按规定实名制登记、审核资质等违规问题。
王小川也有着类似遭遇。推销人员以办理邮储银行大额信用卡为由,诱导其安装 “会员宝” POS 机。在 “稳刷” 小程序激活后,又以升级会员可降低刷卡费率为由,让王小川支付 488 元。但承诺的升级费退还并未兑现,“SVIP 费率权益” 公众号内提现按钮无法点击,客服也推诿责任。
在众多投诉平台上,类似 “升级会员降费率”“刷满流水退押金” 等虚假宣传、乱收费用、客服跑路等问题屡见不鲜。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亚表示,经营者诱导消费者消费的不合理手段,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面对这些乱象,究竟是代理商的 “私自妄为”,还是支付机构的默许?“稳刷” 小程序认证公司广州无卡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虽与和融通无股权关联,但却是其外包合作商。而 “卡芯 plus”“SVIP 费率权益” 背后公司在协会官网无相关信息。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分析,此类套路诈骗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代理商为获佣金刻意诱导,二是不法分子冒充机构人员诈骗。前者应由持牌收单机构担责,后者消费者可向警方反映。
POS 机推销乱象屡禁不止,背后是市场竞争的 “内卷” 与监管的困境。市场竞争激烈,利润摊薄,为维持开机率与获取提成,业务员不惜违规操作。支付机构虽应负首要责任,但由于管理链条长、涉及参与方多,存在 “管不住”“看不过来” 的问题。
不过,随着监管出手,行业标准体系逐步完善。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收单外包服务自律管理办法》,对支付机构选择外包机构、外包机构宣传推广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压缩违规操作空间。
支付机构需理顺利益关系,加强对代理商资质审核与管理,利用技术手段监测交易数据,规范市场秩序。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 POS 机推销乱象,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银行卡收单市场健康发展。